抓住农业竞争力不松手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01日    浏览次数:923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文章作者: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性引领。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很快,成效显著,不过,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出现“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现象;另一方面,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业比较效益不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我国农业进入由数量优先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转型关键期,必须牢牢抓住农业竞争力不松手,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装备是基础保障,创新是第一动力,但这恰恰是我国农业的“软肋”。因此,一方面要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和管网互通、格局优化、高效节水、运行顺畅的农田水利。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在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上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要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国内农业生产中,要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在线客服
  • 协会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