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肉牛养殖业在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有较大差距。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牛屠宰胴体重低出近100公斤,养殖成本却高出1倍以上,致使国产牛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是记者在9月27-28日在四川省宣汉县召开的第十一届(2016)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的,同时,随着我国与澳大利亚等主要畜产品出口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和落实,低价进口牛肉大量进驻国内市场,对于我国肉牛产业造成一定冲击。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业内知名人士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有关部门领导与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代表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2014年我国肉牛存栏数为7040.9万头,出栏数为4929.2万头,牛肉产量达689万吨,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10.0%;奶牛存栏数为1499.1万头,牛奶总产量达3724.6万吨,占世界牛奶总产量的5.2%。牛肉及牛奶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3位水平,发展潜力巨大。“肉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适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0头以上规模养牛户出栏肉牛总数约占到全国年总出栏数的46%。” 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希荣说,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全面推进“粮改饲”试点项目,并不断扩大实施范围,有效推动了我国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的建立,也为养牛业等节粮型畜牧业的持续发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本次会议的主办地宣汉县是四川省第一养牛大县,由当地精心培育的“蜀宣花牛”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乳肉兼用牛新品种,能较好适应南方高温、高湿自然气候和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当地政府坚持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母牛养殖,在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向母牛养殖户倾斜,加快了“蜀宣花牛”新品种成果研究与推广。同时,宣汉县以南方山区饲草饲料综合利用为特色,始终坚持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助推了农民增收和牛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宣汉县成功建立起 “育种—扩繁—产业化”的牛产业模式,对于引导全国牛业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蜀宣花牛文化博物馆,蜀宣花牛繁育基地、宣汉规模化肉牛育肥场,宣汉玉米种植及秸秆青贮利用现状,举办了宣汉赛牛大会,展示了宣汉县牛业产业的发展成果。
上一主题: 我国已在261个贫困县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
下一主题: 农产品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工作座谈会召开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