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品牌农业之船扬帆再起航。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从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品牌战略无疑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战略,正因为农业品牌化的推进,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新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不断提升。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本刊策划五版区域特色、六版绿色优质、七版质量安全三个专题,展现品牌农业的新思路、新举措。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立足比较优势,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强调,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品质管理,支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
重视品牌战略创新品牌战术
农业品牌化日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供应侧改革、消费需求满足的重要抓手。以品牌化倒逼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良种化等现代农业要素的产业链构建、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的农业品牌化新政,特别是有关提高区域品牌化程度、加强品牌声誉、提升品牌溢价的落地新政相继出台,农业品牌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加大。
农业品牌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得以树立后,各地都在摸索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在近期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农业现代化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农增收、扶贫攻坚等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品牌”堪称一个非常热门和重要的词汇。这些重磅级的文件,都明确了各部门分工,尤其加大了对农业品牌发展的支持力度。
如今,地方主政领导亲自推介品牌农产品已蔚然成风,农业品牌成为了地方品牌,乃至国家品牌的重要支撑。尤其亮眼的是,为了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在农业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14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来自农业部、各省(区、市)主管农业的20位省部长集中亮相,为品牌农产品代言。
《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中,45次提到“品牌”;《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开篇首句就鲜明提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对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品牌特色农产品,促进供需结构升级;对于“旅游扶贫”,规划也同样提出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品牌体系;农业部出台《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开展了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溯源管理运行制度和信息化追溯平台,有望为保障品牌安全提供基础条件;我国第一部品牌农业类年鉴——《中国品牌农业年鉴》正式出版发行……
山东、甘肃、河北、湖南、浙江、海南等全国多个省份均或出台品牌农业发展战略,或举办农业品牌大会,或提出品牌农业定位,或出台支持奖励措施,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拉动区域经济
保护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有助于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如贵州的“石阡苔茶”,历史上曾为贡茶,近年来当地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实施“退耕还茶、林下套茶、荒山种茶、熟土植茶”,既保住了青山绿水,又实现了品牌打造,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助于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和传统品种。如四川“成华猪”,是经典川菜回锅肉的正宗原料,由于生长周期长、耗料高等原因,一度几乎绝迹。当地已将其列入地标资源保护目录,通过建设保种场等办法加以保护。有助于保障质量安全。地标保护注重从产地环境到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管控,推行标准化生产,将产品安全性作为标志授权使用的准入条件,对生产经营者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建设有明确要求,产区内多数生产者实施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从最近连续7年的全国地标产品安全指标抽检合格率来看,产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保护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国内做过调查,相关地标产品登记后价格平均有20%-30%的提高,这种提高不是“点”上的个案增长,而是“面”上的总体提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以共有资源和共同利益将区域内生产经营者有效整合,变手指为拳头,变单个生产经营者单打独斗为统一面对市场,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通过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发挥比较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辐射带动二三产业及品种培育、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观光休闲、文化产业等全产业链发展。国家目前提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农产品地理标志很多存在于“老少边穷”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和手段。有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地理标志由于其独特品质及不可复制性,可有效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产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地标保护起源于国外,是国际通行做法,通过国际磋商互认,可以使本国优势特色产品顺畅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同等保护,对农产品贸易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目前,地标合作已成为中欧、中美、中日等农业合作及知识产权交流磋商的必谈内容。
保护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区域社会发展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有助于打造地域名片,有助于传承农耕文化。目前地标工作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打造农业品牌擦亮国家品牌
我国在地理标志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与欧盟、美国、瑞士、日本及WTO等双(多)边地理标志合作日益密切,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议已到了互换产品名单的实质性阶段。
国家品牌与农业品牌之间的关联度日趋加强,农业品牌因其农耕文化特性、生活方式特质,在国家品牌塑造中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各种不同性质、范畴、强度、个性、特点的品牌之间,逐步呈现互动和谐的品牌新生态。G20杭州峰会作为2016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部分,在前期视频宣传中,西湖龙井就成为杭州独特的文化元素。另外在G20峰会国宴上,不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也成为餐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商务部的牵头统筹下,在农业部监管局和国际司的指导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国际合作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积极而有效的进展。农业部里连续八年设立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分专题、分阶段、分国别对国外主要经济体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法规、管理模式、实施经验等进行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合作谈判、政策制定等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农业部先后和欧盟联合举办了“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际研修班”“中欧地理标志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级别的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加深中外管理者、生产经营着和消费者等各层面对地理标志的了解。
上一主题: 国内养殖巨头对垒洋猪肉 鹿死谁手!
下一主题: 农业部组织开展2017年种子企业监督检查工作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