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三明市委副书记 梁晋阳
《专业合作社法》实施5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引导越来越多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798个,合作社成员总数达6.15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4.25万户,两者合计20.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9%。
着力营造环境,在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完善机制等层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发展氛围。三明市位于福建中部,全市人口约270万,是福建的农业重市,如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成为市里的重要课题。
在组织领导方面,2008年12月,三明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意见》。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又在永安市召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座谈会。此外,市里加大了宣传发动力度,几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单行本及《农民专业合作法50问》1900册,在农业信息网等刊登信息220多条。
另外,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三明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五年来,各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切实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如工商部门开辟了合作社登记的绿色通道、财政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扶持、税务部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金融部门研究推出授信贷款等扶持措施。
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仅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数字上看,截至5月底,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58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4.8%,其中合作社参与流转8.6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5%,逐渐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主体。
着力推动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分层培训、改革创新等办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夯实发展基石。三明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先后4次组织开展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的专题调研,市农业局根据市里要求组织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在组织分层培训上,三明市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农村经管系统辅导员和合作社理事长、财会人员等为重点,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10期、6502人次。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县情、乡情、村情,根据不同的特点,三明市鼓励改革创新并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共有一村一品专业村达243个,占总村数的14%,以一村一品为基础的优势特色产业群、产业带初具雏形。
着力规范运作,以示范社创建活动为抓手,强化指导服务,发挥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今年初,三明市政府提出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示范社建设“五化”(经营规模化、运作实体化、营销品牌化、产权明晰化和管理民主化)工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步提升。市财政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60万元,对各地推荐上报的59家“五有”示范社给予扶持。目前,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共评选产生135家县级示范社。
着力提升实力,既注重品牌建设,又开展“农超对接”,逐步做大做强一批有潜力的专业合作社。市、县两级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认定。目前,全市有148个合作社拥有165个注册商标,有89个合作社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其中绿色食品认证40个,有机产品认证2个。比如,清流县爱珍豆腐皮、大田县屏山云雾生态茶叶等28家合作社还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在去年10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这两家合作社共达成意向7项,签订协议4份、合同1份,成交金额达2000多万元,其中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鑫珍”牌豆腐皮还荣获本次交易会金奖。
如今,合作社已经逐渐成为三明市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主体,市场美誉度高。特别是在蔬菜、水果方面,合作社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主导力量。一些合作社还不断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市场,使营销网点遍布省内外。比如,爱珍豆腐皮、建宁莲子等一些合作社的产品还出口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品牌也带来了高效的回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据初步调查,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周边农民高出20%以上。仅去年的合作社可分配盈余中,按交易量返还达4150万元,股东分红2422万元,均比上年提高25%以上。
上一主题: 中药材产业迅猛发展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