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三化螟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9日    浏览次数:2197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第一代三化螟发生趋势预报

·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

根据各地三化螟冬后调查虫源基数,结合全区今春农情及气候特点,参考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第一代三化螟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与上年持平,轻于常年。发生面积约50万亩。发生主要区域是桂中、桂南及桂东的局部。预计发生期比常年偏迟2~8天。桂南、右江河谷稻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其它稻区相对推迟10天。螟蛾主要集中在秧田及早移植田发生、为害。

主要依据

1  有效虫源面积  统计48个县(市、区)2018年第四代三化螟发生面积为54.79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与历年平均减少5.45%、57.57%;统计42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量为114.96头/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历年平均减少24.26%、74.86%。

2  冬后虫源基数  统计50个县(市、区)加权平均冬后虫口密度为123.68头/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历年平均减少24.91%、53.0%。统计42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死亡率为10.12%,比去年同期增加13.2%,比历年平均降低3.71%。

3  气候因子  去冬今春(2018年12月~2019年2月),我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2018年12月较常年同期偏多7成;2019年2月较常年偏多4成,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8多)。2019年3月上旬,我区平均气温沿海地区偏高1℃左右,其它地区正常;旬降雨量桂北偏多1倍以上,沿海地区正常,其它地区偏多3~6成。持续阴雨天气不利于三化螟的安全越冬。据气象台预报,3月中下旬降水量桂南偏少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3成;平均气温桂北部分地区偏低0~0.5℃,其余大部地区偏高0~1℃,不利于三化螟的羽化。

4  农事活动  全区早稻浸播同比偏慢。截至3月8日,全区已浸播早稻种子757.48万公斤,同比少16.75万公斤;全区犁耙田面积为192.68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47.48万亩,其中机耕面积146.27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37.13万亩。除北海、钦州、玉林、崇左等市水库蓄水量稍去年同期减少外,其它10个市的水库蓄水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3月上旬统计:全区水库有效蓄水量为100.74亿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56.26%,分别比上年同期、历年平均增9.18、14.26亿立方米。

防治意见

3月下旬初至4月中旬初为防治第一代三化螟的关键时段,各级植保技术人员要坚持深入田间调查,针对当地虫情,因地制宜制定防治策略,开展分类指导。

1  农业防治  指导农民群众抓紧时机在越冬三化螟成虫羽化前开展耙沤灭螟,可大大减少螟虫越冬基数;利用机耕加速禾蔸的腐烂,提高灭螟效果。免耕稻田宜早灌水、灌足水,保证禾蔸腐烂。

2  人工摘除卵块  指导农民人工摘除秧田的三化螟卵块、二化螟卵块,降低第一代螟虫虫源基数。

3  灯光诱杀 成虫发生期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4  生物防治  在水稻螟虫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注意Bt对蚕高毒,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5  化学防治  对于达防治指标(本田卵量为100块/亩以上)的田块,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进行,选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如丙溴磷、毒死蜱、多噻烷、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等。施好“送嫁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在秧苗移栽前3天左右用药,带药移栽,还能有效兼治本田前期害虫,如稻飞虱、稻叶蝉等。

上一主题: 玉米铁甲虫发生趋势

下一主题: 草地螟防控技术

在线客服
  • 协会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