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对奶业的冲击也很大。2022年,奶业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12月17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SDDDC)举办了以“奶业明年怎么样”为主题的8周年在线庆典暨网络研讨会。论坛由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秘书长苏昊主持,来自中荷两国的奶业专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汇聚线上,分别从奶业科学发展、中国奶业展望、营养的未来方向等角度探究2022,共话奶业发展未来。
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我国奶业发展创造巨大空间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指出,近两年来奶牛养殖高收益推动了奶源基地建设的加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场奶牛存栏520万头,按自然增长率7%计算,加上进口23万头奶牛,2021年底预计有效产能存栏的奶牛为580万头,并预测2022、2023年存栏将分别达到640、710万头。
2021年我国商品化原奶平均产量为7.7万吨/天,2021年原奶需求按9%增长,尚有3000吨左右的缺口。2022年平均原奶产量将达到8.6万吨/天,原奶需求只有达到7%以上的增速才能消化掉快速增长的产能,因此2022年最需要紧盯住的是消费增速。长期看来我国牛奶消费增速为3%-4%,受新冠疫情和全球通胀的影响,2020、2021年牛奶消费实现较高的8-9%的增速,但随着疫情的结束,高消费增速是否能够继续维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出生人口连续4年下跌,预计2022年还会持续下降,受人口下降和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影响,明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否达到供需再平衡,乳制品消费的变动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表示,2022年国家将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做为当前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市场消费需求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2020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提升了2.4公斤,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8公斤,预计明年将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刚性增长。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我国奶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奶业发展面临着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饲料成本保持上涨势头
奶业供需的平衡将直接影响奶价,若明年出现消费疲软,奶价也很可能会进入新的调整周期,但奶源区域性发展速度不均衡或许会导致北奶南运长期存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奶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趋势,但中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发展不平衡也是存在的严峻问题。尤其是南方,奶源建设相对较慢,到北方抢奶源时,会造成奶价局部区域的上涨。
李胜利教授提出,饲料价格未来都将保持上涨势头,粗饲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受船期的影响,今年5月以来干草进口价格明显上涨,10月进口苜蓿草22.6万吨,同比+96.2%,其到岸价392美元/吨,达到贸易战以来的新高;2021年青贮价格比2020每吨上涨150-300元,成为中国奶牛养殖历史上青贮成本涨幅最大的年份。
饲料成本的上涨伴随着人力劳动成本和其他原材料物价的上涨,以及牧场奶公犊和淘汰牛价格下降,对养殖效益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预测,2022年若精料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公斤奶成本预计与2021年有3-5%的上涨,若想要维持16%的利润空间(通胀3%、利息5%、利润8%),2022年奶价平均需要维持在4.3元/kg以上。
政策方面,卫琳处长提到2022年,政府将持续加大对奶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奶源供给能力、提升产业利益链和价值链,支持主产省构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探索多方参与,服务与收益融合一体的产业联合体模式,促进上下游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共享发展红利。
牛奶更注重营养、安全,生产方式绿色、可持续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监委会主席/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区总裁陈戈指出,如何满足未来人口对乳制品的需求是中国乃至全球都将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而言,消费市场的供给安全是长期必须考虑的问题。
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恩迪艾先生从国际科学的角度分析,当前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2050年达到90亿)导致对食品特别是高蛋白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环境、自然与气候都在不断承压,石化燃料和其它原材料面临枯竭,大部分世界人口缺乏具有适当、充分营养的食品。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全球奶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卫琳处长也同样强调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推动消费潜力的释放与经济发展水平更匹配,2022年政府将继续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投入品使用和监管,优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提高监管效率,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良好形势。持续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举办奶业D20峰会,实施牛奶公益助学行动,打造奶牛休闲观光牧场,开展乳品营养知识科普等公众活动。
对于奶业而言,如何高效利用能源,水,土壤,气候,饲草,动物和劳动力等资源也是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未来的消费者也将越来越关注奶业的生产方式,以确保自己购买的食物是否对自然和社会资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卡雷尔先生介绍说,荷兰作为奶业发达国家之一,近 31% 的土地用于奶牛养殖,但生产每升牛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世界上最低的,这足以看出,荷兰荷兰始终秉承着奶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对消费者、奶农、乳企,甚至整个地球来说都是有益的。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持续开展与循环可持续奶业生产相关的研究,将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土地、水、空气,减少营养物、化学药品和植物蛋白的投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放在重要研究位置,并且着力发展精准奶业,关注动物福利和生物多样性等奶业前沿问题。
荷兰皇家菲仕兰全球营养业务总裁柯登博先生也表示,当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从奶农价值、绿色加工与包装、消费者健康、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践行奶业产业链上的可持续发展新措施和新方法。
助推我国奶业振兴,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
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奶业振兴意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确立了奶业的战略定位和奶业振兴的目标任务。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奶业与时代同步,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奶业仍面临着产品处于低端低质、高端高质的交错状态;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核心品种进口依存度过高;奶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奶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未来需要更多的人才、技术等科技力量支撑,中荷奶业中心作为国内奶业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始终立足人才的培养和培育,拓展国际化视野,依托中荷两国资源,致力于中国的牛奶质量提升和奶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明年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心将立足创新发展,着眼创新高地的建立,力求关键技术突破;立足人才储备,着眼世界人才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运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挥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培育中国奶业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咨委会主席/荷兰瓦大奶业园主任孔凯斯表示,奶业对于中国和荷兰都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从2013到2021的8年间,SDDDC作为行业智库积极贡献,见证了中国奶业的坚实发展,通过示范培训、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奶业“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发展效率。8年前,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更多关注食品、奶业、农业、粮食安全等方面的话题,8年后的今天,中心带动两国的奶业同仁共同关注奶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主题,也希望SDDDC能够为中荷两国奶业发展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做出贡献。
上一主题: 【乡村振兴】如何跳出传统农业思维,搞农业?
下一主题: “三品一标”如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