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对广西“三农”工作提出殷切期望。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脱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这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区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攻坚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具有桂风壮韵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好乡村振兴“硬杠子”
广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脱贫人口基数大、脱贫基础比较薄弱、防止返贫致贫任务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要求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我们坚持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现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政策措施、帮扶机制、规划实施及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精准帮扶,筑牢防贫致贫“防火墙”。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劳务输出,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全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达274万人,16.04万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实现每户1人以上就业。聚焦重点群体和重点区域,对防贫监测对象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深化拓展新时期粤桂东西部协作,双方签署《“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调整完善结对关系,优化协作政策,全面推进产业、劳务、消费等“九大”协作,体现了“两广一家亲”,实现了“两广共发展”。全力抓好2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我区28个原国定贫困县工作,中央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5.63亿元。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有4200多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200多个村,企业参与数量排名全国前列。
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扭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产业,要继续加把劲,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我们加强乡村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广西脱贫地区“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实施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五年行动,因地制宜优化完善发展县级“5+2”、村级“3+1”产业,重点发展和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广西野生稻、栽培稻、甘蔗、糯玉米种质资源分别占全国保存总量1/2、1/6、1/2、1/3。着力打造“桂字号”农业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产业产值超千亿元,蚕桑、中药材、优质家禽等产业产值超500亿元,水果、糖料蔗、蚕桑、优质鸡、茉莉花茶等多个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全国三勺糖就有两勺是广西生产,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60%以上,罗汉果、三黄鸡、桂系猪、桂西芒果等4个产业获批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广柳州螺蛳粉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今年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前三季度,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达8.7%,创2000年以来新高,预计全年增长8%左右,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打造乡村振兴“新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我们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为农民而建的正确方向,大力推行“共识、共谋、共建、共维、共遵、共享”理念,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八桂乡村旧貌换新颜。坚持规划先行,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注重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区完成13万个村屯基本整治和23万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31%,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95%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深入挖掘传承“壮族三月三”等传统文化。积极推广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和清单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行动,4G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过深入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释放乡村振兴“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注重向改革要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抓住列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省份契机,聚焦农村发展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及延包试点,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率超过98%。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查出农村集体资产1100多亿元,1.5万个行政村、3.3万个村小组成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出台《广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累计建立101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业务覆盖全区所有县(市、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行建设宅基地数据库和审批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确保到“十四五”期末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50%以上。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先进经验。
持续加强党的领导,把稳乡村振兴“方向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们持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升格组建了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自治区、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是全国较早完成挂牌的省区之一。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机制,利用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村“两委”班子中“双带”能人达到85.7%。选派1.7万精兵强将到脱贫村和78个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从自治区层面选派60名优秀处级干部担任县级工作队队长,组织3000多名选调生到村任职。新选派5012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工作。突出基层基础导向,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扎实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持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引导支持乡贤能人、本地干部、大学生等群体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三年内农业农村投资将实现超万亿元目标,加快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开启壮美广西新征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在推进粮食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党建引领稳大局提士气上持续发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一主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下一主题: 第21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在桂林开幕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