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874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文章作者:马有祥

“十二五”以来,畜牧业在平稳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向建设现代畜牧业目标稳步推进。2015年,预计肉蛋奶总产量达1.54亿吨,比“十一五”末增加7.8%;畜牧业产值有望突破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超过3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54%,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完成了“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

  从近年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畜牧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产能充足。“十五”到“十二五”的3个五年间,肉蛋奶总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3.4%和1.4%,增幅呈逐步递减趋势,表明畜牧业已彻底走出短缺经济,基础产能充足,保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二是质量稳步提高。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9%以上,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瘦肉精”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已经形成了稳定可控的畜牧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三是规模化水平提升。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行,加上几次较大市场波动的自然淘汰,养殖散户大量退出,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升至583家,占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重为47%,畜牧业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经营为主的重大转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

  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纵观我国畜牧业发展历史和当前形势,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亟需下大力气破解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畜牧业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需求变化,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一般性同质化产品量大价低,高品质产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不足,导致国内生鲜乳供需严重失衡。畜牧业生产同样存在产能结构性失衡问题,如奶牛高品质冻精不足而低质低价冻精积压,蛋鸡和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存栏严重过剩。二是畜产品内外价差逐步拉大,迫切需要提升竞争力。随着国内外市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畜牧业的冲击日渐加剧。国内畜牧业生产规模效应不强、标准化水平不高、单位畜产品生产效率低的痼疾仍未根本解决,导致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产品缺乏竞争力,国内产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三是产业链不完整、结合不紧密,迫切需要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波动频繁,养殖户利益受损几率大。产业链不完整,没有建立同生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各环节“蛋糕”切分不合理;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层层累加,使得养殖环节获益明显偏低,上游生产积极性受挫。四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迫切需要推进绿色发展。随着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排放与区域性环境承载力不能匹配,养殖业对土壤和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很多地区仍然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可以说,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短板。

  随着我国进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决胜阶段,迫切需要加快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低成本投入、更高产出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产业链更加紧密、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的发展形态转型。

  突出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立足“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效率,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一是加快畜牧业产能结构适应性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着力推进畜牧业内部产能结构优化调整,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要继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着力培育优质荷斯坦奶牛核心种群和优秀种公牛,生产和推广优质奶牛冻精,加快奶牛品种改良;大力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奶业组织化、一体化水平;着力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尤其是对婴幼儿奶粉奶源实施重点监管,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行为,强化奶业监管成效宣传,树立中国奶业新形象,提升消费信心。在稳定现有产能基础上,大力推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组织化一体化发展,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加快转型,完善产业健康理性发展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推动家禽行业主动调减祖代种鸡产能,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培育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推行农牧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合理规划农区牧区产能配置,努力推进基础母畜扩群增量,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加快提升养殖生产效率降成本。强化科技支撑和装备改善,通过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和改善资源转化效率,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加快建设现代畜禽种业,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推进畜禽联合育种和遗传评估,支持畜禽核心育种场成立育种联盟,引导优秀遗传资源交换共享,自主选育优良畜禽品种,确保畜禽良种种源供给,大幅度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加快构建种养结合的新型农牧业关系,以草食畜牧业发展和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推进“镰刀弯”和黄淮海地区粮改饲试点,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促进种养业效益“双提升”。加快提高畜牧业物质装备现代化水平,以畜禽舍环境精准控制、健康养殖工艺、信息化管理、物联网等为重点,推广标准化智能化的养殖设施设备;大力推广散装饲料,引导饲料厂和养殖场的“厂场对接”,减少产业环节,降低饲料损耗和养殖成本,促进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

  三是加快优化产业布局补齐环保短板。统筹产业发展与污染减排,实施“调布局、转方式、树样板、抓两减”策略,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为重点,推进禁养区科学划定,支持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活动,促进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全国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创新机制,分类指导,对大型养殖企业粪污治理,制定和实施准入制度,严格监督管理;对中小养殖场户,采取PPP等多种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粪污处理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产业转型。要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让行业发展有章可循;建立完善适应市场机制的扶持政策体系,全面实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形成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实施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条件建设,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强化宏观调控与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化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畜牧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促进行业科学协调发展。

在线客服
  • 协会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